学以致用助力生态建设——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壤与植物地理实习(四)-凯发app官方网站

 学以致用助力生态建设——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壤与植物地理实习(四)-凯发app官方网站

暑期学校

学以致用助力生态建设——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壤与植物地理实习(四)

2023-07-14

7月11日,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同学们在曾彪老师和张芬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刘家峡水库以及盐锅峡镇完成了第二日土壤与植被的实习内容。

第一站刘家峡水库考勒剖面

为了深入了解刘家峡水库的建立对其周围土体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的影响,同学们来到了刘家峡进行实地观察。在曾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通过对土壤剖面,各土层发育状况、厚度、颜色、质地以及土壤上生长的植被的观察能够推断出一段时间内刘家峡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河流的活动变化。我们观察到山体上层为第四纪的疏松多的黄土土层,下层为第三系的致密红粘土层,且在两个土层之间有明显的砾石层。这种结构容易导致在不透水面形成滑动面,引发地质灾害。加之,第三系红黏土长期浸泡在涨落的水体中也容易掏蚀地层,形成不稳定因素。同学们通过该案例,直观地感受到了地理基础研究如何助力应用需求。

在河岸边我们观察到黄土发育的土壤为典型的山地栗钙土。张芬老师讲解到该地区主要植被为干草原植被,但相较于前日的天斧沙宫地区的干草原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半灌木、灌木植被,且植被覆盖度更高,推测由于刘家峡水库的建立使得该地区黄河水位上涨,为大气输送更多水汽使大气水分更易达到阈值形成降水,在刘家峡地区形成区域性气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同时张老师详细介绍青海云杉的叶片特征、枝条形状、年龄判断的方法以及与青杄的区别,为后续实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站盐郭峡镇生态修复案例

下午我们来到了盐郭峡镇高速路旁的河道,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盐郭峡旁边的土壤并非典型钙积土土壤结构,这正提示我们并非所有土壤的结构都如课本上一样典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非典型土壤结构。因此,自然地理的学习必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自己亲手去摸、去闻甚至去尝,才能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

在弄清这里的基本土壤性质的同时,曾老师结合了我国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背景,将我们的思考方面提升到了人地平衡的层面。这正启示我们地学人应该用知识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知识要学,更要会用在实处。

经过这一日的实习,同学们学会用一套完整的思维逻辑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地学的研究同国家政策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