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9日,“新蚁族杯”第六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北大学举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两支本科生参赛队伍从全国39所高校的7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人文地理组团体一等奖、最具学术性主题奖、最具创新性主题奖和自然地理组团体三等奖。

追光青唐小分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追光青唐小分队获得具学术性主题奖、最具创新性主题奖
参赛队伍从开始筹备比赛,历时长达七个月,从北方赛区决赛到全国总决赛,从河北到西安,一路走来,收获良多。参赛队员王向荣说:“我们团队从五月份开始准备比赛,收集处理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制作ppt和讲稿撰写,每一步的进展都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参赛队员张御坤说:“在参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展示了兰大学子的风采,而且学习观摩了全国各院校的成果展示,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建筑、乡村服务可达性、后备箱经济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大赛还促进了全国高校地理学科本科生的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对本科生理解科研有重大意义。”

追光青唐小分队回答评委提问

马上走河西团队回答评委提问
据悉,本次大赛由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以“区域共性与特性”为主题,旨在引导和鼓励广大地理科学类大学生,把握科学内涵,传递时代价值,领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中的关键意义,推动地理科研成果为国家实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资源环境学院都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加强与国内其他高校同学之间的联系交流,为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追光青唐小分队合影

马上走河西团队合影
【追光青唐小分队简介】
参赛组别:人文地理组
队伍名称:追光青唐小分队(“青唐”是西宁的古称;追光青唐,指不断研究这座青藏高原第一城。)
展示作品:高原城镇化如何护卫“亚洲水塔”?——基于plus与pfci的实证
队伍成员:蒋子臻、颜碧娇、罗宇煊、刘怡、张御坤
指导老师:王梅梅 副教授
获得奖项:人文地理组团体一等奖;总决赛最具学术性主题奖;总决赛最具创新性主题奖
【马上走河西队伍简介】
参赛组别:自然地理组
队伍名称:马上走河西
展示作品:祁连山森林碳储量遥感监测研究
队伍成员:张沁玥、王雨欣、王向荣、王子博、杜炜哲
指导老师:张芬 副教授、崔霞 副教授
获得奖项:自然地理组团体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