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5日,应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马轩龙研究员邀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alfredo huete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ecological resilience of dryland ecosystems from space: progress & issues”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马轩龙研究员主持,有来自兰州大学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次参与此次讲座。
生态系统恢复力(ecological resilience),又称生态系统韧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类似极端气候事件等环境扰动后恢复其正常状态和功能的能力。在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及人类活动扰动频次和强度增加的背景下,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能够为宏观尺度上明确脆弱生态系统的范围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将围绕卫星遥感在生态系统恢复力方面的应用,基于报告人研究组近些年的工作,梳理该领域最新进展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alfredo huete教授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定义、关键特性和以及为什么要保持生态恢复力。其次,从近年来课题组的工作为基础,从“植被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个问题出发,列举了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干旱而导致广泛的亚马逊森林的崩溃和向稀树草原的转变,提出能否利用当代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作为研究生态敏感性和生产力响应的独特机会?研究组利用就地数据和卫星观测数据集对气候变率和植被相应的巨大应用潜力,从澳大利亚的千年干旱入手,通过气候实验得出“大干”和“大湿”可能会导致陆地储水量和碳汇异常,而且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降雨的变异可能会增加严重干旱的可能性。接着,讨论了干旱地区生产力与降雨的关系,提出降雨利用效率(rain use effectivity)的概念,通过比较evi和年降雨量的一致性和评估rue的空间变异性得出,rue在湿润年份最低,干旱年份增加,直到达到阈值。另外,多物种或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导致anpp的暂时增加。
最后,针对卫星遥感数据对植被动态研究的重要性,alfredo教授指出卫星信息只是更大尺度的一部分,还需要与其他信息整合,譬如需要地面数据来充分了解植被群落的内在特性和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恢复力的植被生态生理机制。alfredo huete教授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了生态敏感性及其对气候变率的响应的重要性,只有理解当前气候变率对生态恢复力的响应机制,以及重要的生物反馈,未来才能改进气候变率对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等惠及人类的预测模型。
报告结束后,alfredo huete教授与多位师生就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气候变异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且从多个角度对生态恢复力研究中使用eo(earth observation)数据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此次报告丰富了同学们旱地生态恢复力研究的认识,扩宽了老师同学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