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忠教授团队在我国北方早期牧业发展研究取得新进展-凯发app官方网站

 黄小忠教授团队在我国北方早期牧业发展研究取得新进展-凯发app官方网站

学院新闻

黄小忠教授团队在我国北方早期牧业发展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5-27

 

长期以来,牧业一直是北方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区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但是与放牧活动相关的考古资料和文献档案记录相对比较缺乏,动物考古、古生态记录和动物基因溯源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分歧,牧业活动何时开始、何时增强及其驱动机制一直不甚明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放牧活动历史悠久。因此,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牧业发展历史及其驱动机制对理解和认识过去植被环境变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及过去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黄小忠教授等提取了山西公海湖泊样品中的sporomiella-type粪生菌孢记录,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更尕海钻孔、青海湖盆地剖面中粪生菌孢的变化,以及北方地区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不包括猪的骨骼)的c-14测年累积概率,认为中国北方地区放牧活动在~5.7-5.5 ka开始出现,在~4.2-4.0 ka后进一步增强。结合区域古气候记录,认为中国北方牧业活动的发展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在~5.7-5.5 ka,内陆部分区域气候干旱,而中国北方地区暖湿的季风气候条件的出现,使得内陆部分早期牧民及其牲畜向东向南迁至北方地区;而冷干的“4.2 ka事件”则导致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牧民及牧业方式的扩张;在3.6 ka后中国北方地区牧业迅速发展和扩散,得益于家马作为放牧工具的使用。由于食草动物的消化道会产生释放大量甲烷,对比全球甲烷含量变化发现,晚全新世增强的放牧活动可能对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有贡献。

该项研究成果今年4月初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正式发表,题为“intensification and driving forces of pastoralism in northern china 5.7 ka ago”。本研究提供了连续的、高分辨率的和独立的放牧活动强度变化的记录,牧业发展比传统考古观点早了约1500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该项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早期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影响的研究,也有助于推进古气候学与考古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和发展。

该成果主要受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人类世的历史背景》(课题编号:41991251)、中科院先导专项a联合攻关项目《高原人-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环境影响与调控对策》(项目编号:xda2009000003)、以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qzkk0601)资助。黄小忠教授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军、历史文化学院任乐乐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张生瑞副教授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研究所陈发虎院士为文章合作作者。

全文链接:

网站地图